德国REXROTH电液换向阀的密封性如何检查?

ATOS(阿托斯)电磁阀/伺服阀/比例阀/叶片泵/柱塞泵德国REXROTH电液换向阀的密封性是保证其正常工作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,密封性不佳可能导致泄漏、压力损失、动作迟缓甚至系统故障。检查密封性需结合其结构特点(由电磁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组合而成,包含主阀与先导阀),重点关注以下部位和方法:

一、REXROTH电液换向阀检查前的准备
系统状态确认
确保电液换向阀所在的液压系统已卸压,切断动力源(电机、电源),避免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动作或高压油喷射。
清理阀体外表面的油污、灰尘等杂物,防止检查时杂质进入阀内或影响观察。
准备必要工具:压力表、流量计、密封测试工装(如堵头、连接管)、漏油收集容器、抹布等。
了解阀的结构参数
明确该电液换向阀的额定压力、通径、密封形式(如橡胶密封、金属密封)及各油口(P、T、A、B 等)的功能,避免误操作。

二、REXROTH电液换向阀主要密封部位及检查方法
电液换向阀的密封性需分别检查先导电磁换向阀和液动主阀,重点关注油口间的内泄漏和阀体与安装面的外泄漏。
1. 外泄漏检查(直观观察法)
检查部位:
阀体与端盖、法兰的连接处(密封垫或 O 型圈是否失效);
阀芯与阀杆的伸出部位(若有外露,检查防尘圈和密封件是否漏油);
油口接头的连接处(螺纹或法兰密封是否松动、损坏)。
检查方法:
系统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,保持 10-30 分钟(根据系统要求),观察上述部位是否有油液渗出、滴落或湿润现象。
若发现油液渗漏(即使微量滴落),说明外密封失效,需更换密封件或修复连接部位。
2. 内泄漏检查(核心检查项)
内泄漏指油液在阀内部各油口之间的非预期流动(如 P→T、A→T、B→T 或 P→A/B 串腔),需通过压力或流量测量判断。
(1)主阀内泄漏检查(以常用的 O 型机能为例)
P 口与 T 口的内泄漏
方法:将 P 口连接压力源,A、B 口封闭,T 口接流量计或回油箱(油箱需计量容积);
操作:缓慢加压至额定压力,保持 3-5 分钟,记录 T 口的泄漏流量。
判定:若泄漏量超过该阀型号的允许内泄漏标准(如通径 10mm 的阀,允许内泄漏通常≤0.1L/min@额定压力),则主阀密封不良。
A/B 口与 T 口的内泄漏
方法:将 A 口(或 B 口)连接压力源,P 口封闭,T 口接流量计,B 口(或 A 口)封闭;
操作:加压至额定压力,记录 T 口泄漏量,同理检查另一工作油口。
判定:若泄漏量超标,说明主阀阀芯与阀孔的配合间隙过大(磨损)或密封件损坏。
(2)先导电磁换向阀的内泄漏检查
先导阀控制主阀的换向,其内泄漏可能导致主阀控制腔压力不稳定,需单独检查:
方法:将先导阀的进油口(如 X 口)接压力源,回油口(如 Y 口)接流量计,其他油口封闭;
操作:加压至先导阀的额定控制压力(通常为 3-10bar),记录 Y 口的泄漏量,若超过手册规定值(如≤0.1L/min),说明先导阀密封失效。

三、特殊工况下的辅助检查
低压密封性检查
对于要求低压(如 1-2bar)下无泄漏的系统(如夹紧回路),需在低压下重复上述内泄漏检查,避免因低压时密封件未充分贴合导致的泄漏被忽略。
换向过程中的瞬时泄漏
通电切换电液换向阀的工作位置(如从 “左位” 到 “右位”),观察在换向瞬间各油口是否有异常泄漏(如 P 口与 T 口瞬间串油导致压力骤降),若频繁出现,可能是阀芯换向不到位或密封件磨损。
长期保压测试
对于保压要求高的系统,可将阀切换至某一工作位(如 A 口保压),关闭压力源,监测 A 口压力下降速度:若在 1 小时内压力下降超过额定压力的 5%-10%(根据系统要求),且排除其他元件泄漏后,可判定为阀内泄漏超标。
四、判定标准与处理
合格标准:所有密封部位无外泄漏,内泄漏量不超过该型号电液换向阀的技术手册规定值(不同通径、压力等级的阀标准不同,需以厂家数据为准)。
不合格处理:
外泄漏:更换损坏的密封件(O 型圈、密封垫),紧固松动的连接螺栓(注意均匀受力,避免阀体变形);
内泄漏:若因阀芯、阀孔磨损或密封件老化,需拆解阀体更换阀芯、密封组件,严重时需整体更换阀组。

力士乐电液换向阀的注意事项
检查过程中避免超过阀的最大允许压力,防止损坏阀体或加剧泄漏。
若多次检查发现内泄漏不稳定(时好时坏),可能是阀内有杂质卡滞阀芯,需先清洗阀后再测试,排除杂质影响。
对于集成式电液换向阀(如叠加阀),需注意与相邻元件的连接面密封,避免误判为阀本身泄漏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全面评估电液换向阀的密封性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确保液压系统的高效、安全运行。ATOS(阿托斯)电磁阀/伺服阀/比例阀/叶片泵/柱塞泵

ATOS(阿托斯)

ATOS(阿托斯)电磁阀/伺服阀/比例阀/叶片泵/柱塞泵

联系我们:范工17757035021